在各種外力的作用下,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遭到破壞,稱為骨折。
骨折多由於外界的各種機械性暴力,如碰撞、滑倒、壓迫、墜落、急劇地停站或跳躍障礙的急降,小腿踏入地裂等引起;患骨軟症、佝僂病時,也容易發生骨折:從高處摔下發生腰椎或腿骨骨折的,以吃肝、肉為主的貓因缺鈣而易發生;病理性骨折,多因骨髓炎、骨疽或骨周圍組織感染,引起骨組織發炎而引發。
症狀:常伴發周圍軟組織的損傷,腫脹,出現異常活動、假關節和機能障礙等。劇烈疼痛:主動和被動運動時,表現不安或躲避。軟組織和神經組織損傷越嚴重,疼痛越劇烈,有時全身發抖,甚至發生休克。骨裂時,裂線處有壓痛。腫脹:骨折引起骨移位和周圍軟組織損傷而形成血腫,觸之疼痛,與對稱體位相對照,易發現病患部位。因出血引起的腫脹,多在骨折後立即出現;由炎症引起的腫脹,多在骨折12小時後出現。肢體變形:骨折外部變形明顯,骨折兩端有時重疊嵌入、離開或斜向側方移位,尤其在四肢長骨,容易形成假關節。機能障礙:如四肢骨折時,一般呈重度和中度跛行,或患肢基垂,或三肢跳躍前進。異常活動和摩擦音:全骨折時活動其遠側端,出現異常運動,並可聽到或感覺到骨折端的摩擦音( X光片或透視可以確診)開放性骨折部的軟組織還有創傷,骨折斷端有時露出創口外,容易發生感染。
緊急救護:為防止骨折斷端活動和發生嚴重併發症,骨折後應在原地實施救護。出血時在傷口,上方用繃帶,布條、繩子等結紮止血;患部可塗布碘酊.創內撒布碘仿磺胺粉,用繃帶、紗布、樹枝、木板等簡易材料,對骨折進行臨時包紮固定,然後再將其送動物醫院治療。
整複:一般取橫臥保定,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整複。整複四肢骨折時,要由助手沿肢軸向遠端牽引,使移位的骨折部伸直,以便兩斷端正確復位。要注意局部解剖變形是否消失,肢軸是否正常,兩肢是否同長等。然後立即進行固定。
固定:對非開放性骨折的患部進行一般清潔處理 ;對開放性骨折的創傷進行外科處理,創面撒布碘仿磺胺粉或碘仿硼酸粉,然後固定。固定後儘量減少運動,經過3~ 4周後逐步適當運動。約經過40~90天后,可拆除繃帶或其它固定物體。